六安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坚持精准治污、科学治污、依法治污,持续提升环境治理能力,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。
把牢“准入关”,构建精准高效管控机制。聚焦源头预防,强化宏观管控,严格生态环境准入,制定并印发了《省级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服务指南》和《建设项目全过程服务监管流程》,实现了从“一刀切”到“精准管”的转变。通过负面清单实施精准管控,对省市重点项目实行全流程跟踪服务,确保在守住生态红线的前提下,有力保障了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织密“监测网”,筑牢环境数据真实生命线。以“零容忍”态度严防环境监测数据造假,全力保障国省市控站点稳定、规范运行。通过建立电子围栏智能监控体系,高效处置视频告警329件,巡查与处置率双双达到100%。为杜绝人为干扰,严格执行站点周边施工事前报备制度,年内累计完成报备60余件。在水环境管理方面,印发了专门的巡查管控制度,实现了对国、省控地表水断面的市、县两级巡查全覆盖,确保水质数据真实准确。
挥好“执法剑”,彰显刚性约束与柔性服务。坚持严格环境执法与优化营商环境相结合,做到有案必查、违法必究。全年共办理行政执法案件84件,处罚金额607.53万元,移送行政拘留8件,形成了有效震慑。贯彻包容审慎监管原则,对符合条件的情形依法作出不予处罚决定9件。创新开展 “亲清有约·我帮您检” 为企服务活动,主动上门为220余家企业提供“环保体检”,精准解决各类环保实际问题1058个,实现了执法与服务的深度融合。
弘扬“生态观”,营造全民共建共享新格局。强化环境宣传与舆论引导,构建社会共治体系,利用六五环境日等重要节点,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宣传实践活动,成功创建国家级青少年教育实践场馆1个、省级基地2个,生态文化阵地不断夯实。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,累计发布正面网络评论4000余条,积极传播环保正能量。高效处置各类舆情线索126条,全年未发生重大网络舆情事件,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稳定的舆论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