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资讯
亳州市生态环境局积极构建三化机制,推动生态环保服务提质增效
发布时间:2025-03-18 文章来源:本站  浏览次数:432

为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,亳州市生态环境局积极构建"审批集约化、监管智慧化、服务精准化“三化”机制,推动生态环保服务提质增效。

审批流程"集约化",跑出项目落地加速度。设立行政审批窗口,提高环境审批效率,2024年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288个,其中报告书项目30个,报告表项目251个,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6个,未审批“两高一低”项目;新发证登记企业1107家,其中新发证企业62家,新登记企业1045家。将2024年全省涉亳203个重点项目和市招商引资69个项目列入环评审批服务清单,主动靠前服务。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在规划编制、重大项目选址选线、园区管理、环境监管等方面应用,上报省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应用典型案例5个。

环境监管"智慧化",构建非现场执法新格局。在全省率先建设、运行生态环境非现场监管平台,用“数据”指导“监管”,做到“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、对违法企业利剑高悬”,该做法获省委办公厅《安徽信息·情况专报》单篇推介。建设高塔视频监控点位660个,对秸秆焚烧等违法行为进行24小时监测识别,及时发现疑似烟火并研判预警,自动推送火点信息,2024年共推送焚烧问题8628个,处理完成率100%。实施用电监控,在685家重点涉气企业安装5105个用电监控设备,实时监控企业生产及治污设施运行情况。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场景,自动告知应急管控措施,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,同时根据空气质量变化、污染物减排情况,指导企业及时调整生产工况,提高应急管控效率。

企业服务"精准化",打好纾困解难组合拳。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贯穿于审批、执法、结对帮扶的全过程。深入开展重点企业包保走访活动,提升企业环境管理水平,结对帮扶企业111家,走访企业1026家次,收集问题361个均已解决。对纳入《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正面清单》管理的101家企业减少检查频次;对轻微环境违法企业给予免罚,在全省率先办理首违免罚第一案,对77家企业实施首违免罚;为68家被罚企业修复信用,引导企业提升环境管理规范化水平。通过线上法律知识竞答,以及开展“法律六进”活动集中普法12次;在全市各乡镇、村的近4万个应急广播大喇叭中同步播出《生态振兴之声》56期,有效打通乡村普法“最后一公里”,生态环保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显著提高。

上一篇: 合肥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再获佳绩 评估得分蝉联全省第一
下一篇: 滁州市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法治化